- Python 推导式

Python 推导式是一种独特的数据处理方式,可以从一个数据序列构建另一个新的数据序列的结构体。

Python 支持各种数据结构的推导式:

  • 列表(list)推导式

  • 字典(dict)推导式

  • 集合(set)推导式

  • 元组(tuple)推导式

- 列表推导式

列表推导式格式为:

[表达式 for 变量 in 列表] 
[out_exp_res for out_exp in input_list]

或者

[表达式 for 变量 in 列表 if 条件]
[out_exp_res for out_exp in input_list if condition]

out_exp_res:列表生成元素表达式,可以是有返回值的函数。
for out_exp in input_list:迭代 input_list 将 out_exp 传入到 out_exp_res 表达式中。
if condition:条件语句,可以过滤列表中不符合条件的值。
过滤掉长度小于或等于3的字符串列表,并将剩下的转换成大写字母:

实例:

1
2
3
4
>>> names = ['Bob','Tom','alice','Jerry','Wendy','Smith']
>>> new_names = [name.upper()for name in names if len(name)>3]
>>> print(new_names)
['ALICE', 'JERRY', 'WENDY', 'SMITH']

计算 30 以内可以被 3 整除的整数:

实例:

1
2
3
>>> multiples = [i for i in range(30) if i % 3 == 0]
>>> print(multiples)
[0, 3, 6, 9, 12, 15, 18, 21, 24, 27]
阅读全文 »

- Python3 数字(Number)

Python 数字数据类型用于存储数值。

数据类型是不允许改变的,这就意味着如果改变数字数据类型的值,将重新分配内存空间。

以下实例在变量赋值时 Number 对象将被创建:

var1 = 1
var2 = 10

您也可以使用del语句删除一些数字对象的引用。

del语句的语法是:

del var1[,var2[,var3[....,varN]]]

您可以通过使用del语句删除单个或多个对象的引用,例如:

del var
del var_a, var_b

Python 支持三种不同的数值类型:

  • 整型(int) - 通常被称为是整型或整数,是正或负整数,不带小数点。Python3 整型是没有限制大小的,可以当作 Long 类型使用,所以 Python3 没有 Python2 的 Long 类型。布尔(bool)是整型的子类型。

  • 浮点型(float) - 浮点型由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组成,浮点型也可以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(2.5e2 = 2.5 x 102 = 250)

  • 复数( (complex)) - 复数由实数部分和虚数部分构成,可以用a + bj,或者complex(a,b)表示, 复数的实部a和虚部b都是浮点型。

我们可以使用十六进制和八进制来代表整数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>>> number = 0xA0F # 十六进制
>>> number
2575

>>> number=0o37 # 八进制
>>> number
31

int float complex
10 0.0 3.14j
100 15.20 45.j
-786 -21.9 9.322e-36j
080 32.3e+18 .876j
-0490 -90. -.6545+0J
-0x260 -32.54e100 3e+26J
0x69 70.2E-12 4.53e-7j

Python支持复数,复数由实数部分和虚数部分构成,可以用a + bj,或者complex(a,b)表示, 复数的实部a和虚部b都是浮点型。

阅读全文 »

- Python3 集合

集合(set)是一个无序的不重复元素序列。

可以使用大括号 { } 或者 set() 函数创建集合,注意:创建一个空集合必须用 set() 而不是 { },因为 { } 是用来创建一个空字典。

创建格式:

parame = {value01,value02,...}
或者
set(value)

实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>>> basket = {'apple', 'orange', 'apple', 'pear', 'orange', 'banana'}
>>> print(basket) # 这里演示的是去重功能
{'orange', 'banana', 'pear', 'apple'}
>>> 'orange' in basket # 快速判断元素是否在集合内
True
>>> 'crabgrass' in basket
False

>>> # 下面展示两个集合间的运算.
...
>>> a = set('abracadabra')
>>> b = set('alacazam')
>>> a
{'a', 'r', 'b', 'c', 'd'}
>>> a - b # 集合a中包含而集合b中不包含的元素
{'r', 'd', 'b'}
>>> a | b # 集合a或b中包含的所有元素
{'a', 'c', 'r', 'd', 'b', 'm', 'z', 'l'}
>>> a & b # 集合a和b中都包含了的元素
{'a', 'c'}
>>> a ^ b # 不同时包含于a和b的元素
{'r', 'd', 'b', 'm', 'z', 'l'}

类似列表推导式,同样集合支持集合推导式(Set comprehension):

实例:

1
2
3
>>> a = {x for x in 'abracadabra' if x not in 'abc'}
>>> a
{'r', 'd'}
阅读全文 »

- Python3 字典

字典是另一种可变容器模型,且可存储任意类型对象。

字典的每个键值 key=>value 对用冒号 : 分割,每个对之间用逗号(,)分割,整个字典包括在花括号 {} 中 ,格式如下所示:

d = {key1 : value1, key2 : value2, key3 : value3 }
注意:dict 作为 Python 的关键字和内置函数,变量名不建议命名为 dict。

键必须是唯一的,但值则不必。

值可以取任何数据类型,但键必须是不可变的,如字符串,数字。

一个简单的字典实例:

1
tinydict = {'name': 'runoob', 'likes': 123, 'url': 'www.runoob.com'}

也可如此创建字典:

1
2
tinydict1 = { 'abc': 456 }
tinydict2 = { 'abc': 123, 98.6: 37 }

- 创建空字典

使用大括号 { } 创建空字典:

实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# 使用大括号 {} 来创建空字典
emptyDict = {}

# 打印字典
print(emptyDict)

# 查看字典的数量
print("Length:", len(emptyDict))

# 查看类型
print(type(emptyDict))

以上实例输出结果:

{}
Length: 0
<class 'dict'>

使用内建函数 dict() 创建字典:

阅读全文 »

- Python3 元组

Python 的元组与列表类似,不同之处在于元组的元素不能修改。

元组使用小括号 ( ),列表使用方括号 [ ]。

元组创建很简单,只需要在括号中添加元素,并使用逗号隔开即可。

实例:

1
2
3
4
5
>>> tup1 = ('Google', 'Runoob', 1997, 2000)
>>> tup2 = (1, 2, 3, 4, 5 )
>>> tup3 = "a", "b", "c", "d" # 不需要括号也可以
>>> type(tup3)
<class 'tuple'>

创建空元组

tup1 = ()

元组中只包含一个元素时,需要在元素后面添加逗号 , ,否则括号会被当作运算符使用:

实例:

1
2
3
4
5
6
7
>>> tup1 = (50)
>>> type(tup1) # 不加逗号,类型为整型
<class 'int'>

>>> tup1 = (50,)
>>> type(tup1) # 加上逗号,类型为元组
<class 'tuple'>

元组与字符串类似,下标索引从 0 开始,可以进行截取,组合等。

- 访问元组

元组可以使用下标索引来访问元组中的值,如下实例:

实例:

1
2
3
4
5
tup1 = ('Google', 'Runoob', 1997, 2000)
tup2 = (1, 2, 3, 4, 5, 6, 7 )

print ("tup1[0]: ", tup1[0])
print ("tup2[1:5]: ", tup2[1:5])

以上实例输出结果:

tup1[0]:  Google
tup2[1:5]:  (2, 3, 4, 5)
阅读全文 »

- Python3 列表

序列是 Python 中最基本的数据结构。
序列中的每个值都有对应的位置值,称之为索引,第一个索引是 0,第二个索引是 1,依此类推。
Python 有 6 个序列的内置类型,但最常见的是列表和元组。
列表都可以进行的操作包括索引,切片,加,乘,检查成员。此外,Python 已经内置确定序列的长度以及确定最大和最小的元素的方法。
列表是最常用的 Python 数据类型,它可以作为一个方括号内的逗号分隔值出现。
列表的数据项不需要具有相同的类型
创建一个列表,只要把逗号分隔的不同的数据项使用方括号括起来即可。如下所示:

1
2
3
4
list1 = ['Google', 'Runoob', 1997, 2000]
list2 = [1, 2, 3, 4, 5 ]
list3 = ["a", "b", "c", "d"]
list4 = ['red', 'green', 'blue', 'yellow', 'white', 'black']

访问列表中的值
与字符串的索引一样,列表索引从 0 开始,第二个索引是 1,依此类推。

通过索引列表可以进行截取、组合等操作。

实例:

1
2
3
4
list = ['red', 'green', 'blue', 'yellow', 'white', 'black']
print( list[0] )
print( list[1] )
print( list[2] )

以上实例输出结果:

red
green
blue

索引也可以从尾部开始,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为 -1,往前一位为 -2,以此类推。

阅读全文 »